首頁 > 觀點 > 正文

南財快評:一季度社融顯著回升,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回暖

2023-04-12 14:46:53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本報評論員,胡光旗

據央行數據顯示,3月份,社會融資規(guī)模增量為5.3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7079億元,比上月環(huán)比多增22240億元。3月社會融資規(guī)模增量同比與環(huán)比均實現大幅多增,表明全社會實體經濟融資意愿與融資需求企穩(wěn)回升。由于金融數據屬于先行指標,金融活動較實體經濟具有先行性,3月金融數據向好,對二季度經濟走勢起到一定程度的預判與代表作用。

從結構方面來看,3月新增人民幣貸款3.95萬億元,人民幣貸款增加3.89萬億元,同比多增7497億元,前值為1.81萬億元,占社會融資規(guī)模增量的七成以上;非標融資(信托貸款、委托貸款以及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增加1919億元,同比多增806億元,其中委托貸款同比多增68億元、信托貸款同比少增214億元、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同比多增524億元;企業(yè)債券增加3350億元,同比少增27億元;政府債券增加6022億元,同比少增1030億元;股票融資新增614億元,同比少增344億元。3月當月人民幣貸款大幅多增是導致社融向好的主要原因,這主要與商業(yè)銀行大幅信貸投放,做好一季度信貸“開門紅”有關。

至一季度末,社會融資規(guī)模增量累計為14.5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47萬億元。去年同期受到疫情沖擊,實體經濟生產擴張與融資需求受到壓制,在較大程度上影響了社融增量。今年一季度經濟實現復蘇,整體社融增量開始回升。從結構方面來看,對實體經濟發(fā)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0.7萬億元,同比多增2.36萬億元,占比達73.6%,同比高4.5個百分點。

值得關注的是,居民部門中長期貸款增加9442億元,相對于去年同期少增758 億元,而短期貸款卻同比大幅多增5710億元。居民部門貸款結構相對于去年發(fā)生了變動,短期貸款多增而中長期貸款少增,這與去年末開始的房貸提前還貸有關。而企事業(yè)單位中長期貸款為6.68萬億元,同比多增2.73萬億元,表明今年一季度企業(yè)生產經營規(guī)模擴張程度超過去年同期。

非標融資三項整體占比較去年同期有所提高,其中委托貸款占比0.5%,同比高0.1個百分點;信托貸款占比-0.03%,同比高1.4個百分點;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占比3.2%,同比高2.5個百分點。不過在資管新規(guī)出臺之后,金融機構理財產品加速凈值化轉型,表外回表趨勢明顯,非標融資占比整體較低。

同時,企業(yè)債券凈融資8480億元,同比少增4718億元,占比5.8%,同比低5.1個百分點。去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對企業(yè)發(fā)債形成一定制約。不過3月央行降準落地,經濟有所回升,企業(yè)后續(xù)債券融資預計將有所回升。今年財政政策靠前發(fā)力導向明顯,地方債前置發(fā)行,政府債券凈融資1.83萬億元,同比多增2470億元,對基建投資形成有力支撐。而非金融企業(yè)境內股票融資2149億元,同比少833億元,占比1.5%,同比低1個百分點??傮w來看,一季度社會融資規(guī)模增量仍以人民幣貸款為主,政府債券融資次之,股權融資占比依舊處于低位。

從貨幣供應量來看,央行數據顯示,3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81.46萬億元,同比增長12.7%,增速比上月末低0.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3個百分點。而同期M1僅同比增長5.1%。M1以單位活期存款為主,M2則包含了更廣義的貨幣,其中包括定期存款。M2-M1剪刀差的擴大,表明社會經濟整體存在存款定期化的趨勢。這主要由多方面因素造成:一是由于企業(yè)對未來經濟走勢預期不明,賬面活期資金減少;二是由于居民為應對未來不確定性,進行金融資源的跨期調配,減少當期消費,提升邊際儲蓄傾向;三是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以及去年末以來波動加大,導致理財贖回轉化為存款。

整體來看,一季度社會融資規(guī)模優(yōu)于同期,且人民幣貸款同比大幅多增,顯示出經濟具有向好態(tài)勢。在3月降準落地之后,4月MLF到期額為1500億元,預計央行或將進行等量或者小幅增量續(xù)作。由于降準帶來一定的總量效應,釋放出較大規(guī)模的流動性,預計LPR調整的可能性并不大。一季度通脹數據顯示出總需求不足仍是當前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這對于利率會形成一定程度壓制,后續(xù)穩(wěn)增長政策仍需保持連貫性,促進寬信用局面加速形成,推動通脹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