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達業(yè)績基準不收管理費,深度剖析北銀理財新品“謀定止盈5號”丨機警理財日報
南財理財通課題組黃桂煊實習生劉煒斌
2023年以來,在市場波動加大、客戶風險偏好下降的背景下,理財公司紛紛創(chuàng)新產品費率設計提高理財產品競爭力,吸引理財客戶購買,“卷費率”成為理財公司實現短期規(guī)模擴張的手段之一。
在費率調整方式上,除了常規(guī)的下調銷售費或固定管理費外,部分理財公司將固定管理費與產品破凈率掛鉤,推出“破凈不收管理費”的模式,或者將固定管理費與產品是否達標掛鉤,即產品“不達業(yè)績基準不收管理費”。
近期,北銀理財預售產品“京華遠見春系列謀定止盈5號”采用了“不達業(yè)績基準不收管理費”的收費模式。本期,南財理財通課題組將對該產品進行解析。
從產品基本特征看,該產品為封閉式公募“固收+”產品,風險等級為R2(中低風險),投資周期為553天。產品下分A類和E類兩個份額,均面向北京銀行渠道銷售,前者面向普通投資者,投資起點較低,僅為1元,后者投資門檻較高,為10萬元。產品募集期為2024年4月8日-2024年4月17日,預計成立時間為4月18日。
投資比例上,產品計劃投資于固收類資產比例為80%~100%,投資于權益類資產比例為0%~20%,其中權益部分主要通過公募證券投資基金及其他資產管理產品投資于科技創(chuàng)新類為主的權益類資產。
在費率設計上,該產品將固定管理費的收取與業(yè)績表現高度綁定,為“綁定業(yè)基型”的費率形式。具體來說,在建倉期結束后,當每日計算的產品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低于業(yè)績比較基準下限時,產品管理人不收取當日的固定管理費,常規(guī)固定管理費率為0.2%/年。
相比“破凈不收管理費”的模式,“綁定業(yè)基型”的費率形式顯然在產品不破凈的基礎上對產品收益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將產品管理人與投資者利益深度綁定。不過,也正是因為管理人讓渡了部分固定管理費,該產品業(yè)績基準范圍設置相對較為寬泛且業(yè)績基準下限較低,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產品業(yè)績達到基準下限的難度。
根據產品說明書,產品A類份額業(yè)績比較基準為1.5%~6.4%,E類份額業(yè)績比較基準為1.6%~6.5%,其中業(yè)績比較基準下限低于2%,且上下基準相差4.9個百分點。相比之下,以2023年新發(fā)同類型產品為例,南財理財通數據顯示,2023新發(fā)1-2年期封閉式公募“固收+權益”產品平均業(yè)績比較基準下限、中樞和上限分別是3.81%、4.02%和4.23%,業(yè)績基準上下限平均相差僅41bp。此外,從產品實際回報看,南財理財通數據顯示,2023年存續(xù)1-2年期封閉式公募“固收+權益”產品2023年平均收益率為3.14%,僅12.31%的產品2023年收益率低于上述產品A類份額的基準下限1.5%。
除了“綁定業(yè)基型”的費率創(chuàng)新外,該產品還采用了止盈策略。
從止盈條件看,產品4月18日成立后即進入最低運作期(產品成立日~2024年11月18日),最低運作期內即使達到止盈目標收益率也不會觸發(fā)止盈。2024年11月19日(含)至2025年9月19日(含)為產品的止盈觀察期,期間每月19日(如遇非交易日則相應順延至下一個交易日)為觀察日。相比每日觀察止盈情況的產品而言,每月觀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產品的止盈概率。
從止盈目標收益率看,該產品的止盈目標收益率設置較高,為5%(年化),相比同類的目標盈產品有較高的吸引力。根據南財理財通課題組統(tǒng)計,理財公司的止盈目標收益率普遍介于3.5%~4.0%之間,僅有少數產品定價高于4.0%。截至2023年12月25日統(tǒng)計,存續(xù)目標盈理財產品平均止盈目標收益率為3.75%。不過,課題組提醒,止盈目標收益率并非預期收益率,止盈目標高固然能提高產品吸引力,但投資者也要著重關注系列產品止盈情況。
目前來看,北銀理財已成功發(fā)行了京華遠見春系列謀定止盈1號、2號兩只目標盈理財產品。兩只產品分別成立于2023年12月27日和2024年1月25日,產品成立時間較短仍處于最低運作期,尚未進入止盈觀察期,產品止盈情況還有待觀察。
從成立以來業(yè)績表現看,截至2024年3月29日最新凈值,“京華遠見春系列謀定止盈1號”和“京華遠見春系列謀定止盈2號A”成立以來累計凈值增長率分別為1.77%和0.42%,年化收益率分別為6.95%和2.38%。
榜單篩選條件:理財公司發(fā)行的投資周期在3—6個月(含)的公募混合類產品,同系列同投資周期產品保留一只。
本文榜單排名來自理財通AI全自動化實時排名,如您對數據有疑問,請在文末聯(lián)系助理進一步核實。
整體表現:混合類理財近6月微漲0.03%
南財理財通數據顯示,截至3月28日,理財公司投資周期在3~6個月(含)公募混合類理財產品有83只(未合并登記編碼),歸屬17家理財公司。從產品數量上看,工銀理財、平安理財和農銀理財排名前三,依次有21只、10只和9只產品。
從整體收益水平來看,理財公司投資周期在3~6個月(含)公募混合類理財近6月平均凈值增長率為0.03%,平均最大回撤為2.05%,接近七成(69.88%)產品近6月收益為正。
具體來看,在前十名產品中,有6家理財公司產品上榜。其中,農銀理財有3只產品上榜,興銀理財和工銀理財各有2只產品上榜,平安理財、中銀理財和寧銀理財各有1只產品上榜。
本期凈值增長率榜首產品為興銀理財“富利興成六個月最短持有期1號混合類理財產品A”,該產品近6月凈值增長率為2.05%。排名第二三位的產品是興銀理財“富利興易睿享6個月最短持有期日開1號混合類理財產品B” 和平安理財“智享全天候180天持有混合類理財產品”,近6月凈值增長率分別為1.70%和1.67%。
從風險控制的角度看,寧銀理財“寧贏平衡增利智能制造混合類理財5號(最短持有6個月)”最大回撤為上榜產品中最高,達到7.22%。余下上榜產品中,除興銀理財“富利興易睿享6個月最短持有期日開1號混合類理財產品B”最大回撤為2.22%外,其余產品近6月最大回撤均未超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