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獲批通過,全國人大代表審議方案并提出建議

2023-03-10 15:22:29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周瀟梟

南財集團全國兩會報道組記者 周瀟梟 北京報道 3月10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批準了改革方案。

3月8日,各省份全國人大代表團審議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代表們贊同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并對改革后續(xù)落地提出了一些建議。

代表們普遍認為,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適應構建新發(fā)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fā)展的需要,著眼轉變政府職能、加快建設法治政府,重點加強科學技術、金融監(jiān)管、數(shù)據管理、鄉(xiāng)村振興、知識產權、老齡工作等重點領域的機構職責優(yōu)化和調整,充分體現(xiàn)了我們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堅強意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簡單梳理了一些全國人大代表的建議。

有關重組科學技術部的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同濟大學副校長顧祥林建議,一是新組建的科技部要建立好的機制,激發(fā)廣大科技工作者的興趣和干勁,去攻克“卡脖子”的關鍵科學技術難題。二是科技部的重大科研選題要關注企業(yè)需求,結題要改革評價制度,更多看是否解決了實際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龔新高建議,科技部重組很有必要,希望通過這次調整,更加重視國家外國專家局的工作,把更好更多的外國專家引入到國內,讓他們深度參與我國的基礎研究,推動我國高科技發(fā)展。

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廣州分院院長陳廣浩表示,將科技項目評審交給第三方去做更加科學。要減少多頭管理,加強集中管理以促進科研創(chuàng)新。外國專家局回歸人力資源部,使科技部職能更加明確。

全國人大代表、鵬城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文表示,國家實驗室從2016年開始謀劃,政府推進非常成功,大多數(shù)領域完成了布局,但現(xiàn)行體制機制尤其是項目立項管理機制不順。項目立項由科技部負責,項目資金由財政部負責,希望通過機構改革解決多頭管理的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鄂爾多斯市市長杜匯良建議,要統(tǒng)籌國家部委宏觀管理職責和地方落地執(zhí)行之間的關系,比如在科學技術部改革中,由于省級以下沒有自然科學基金委分支機構,建議適當統(tǒng)籌保留省級以下科技部門項目資金審批職能。

有關組建國家金融監(jiān)督管理總局,加強金融監(jiān)管的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史耀斌表示:一是國家金融監(jiān)督管理總局成立以后,把人民銀行對金融控股公司的日常監(jiān)管職責和有關金融消費者保護的職責,以及證監(jiān)會的投資者保護職責劃進來,有利于形成比較完整的監(jiān)管和保護體系。二是深化地方金融監(jiān)管體制改革要進一步具體化,處理好發(fā)展金融和監(jiān)管金融的關系、中央監(jiān)管和地方監(jiān)管的關系。三是機構改革方案要求將證監(jiān)會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有利于進一步提高監(jiān)管的獨立性。建議對出資人代表機構的責任、劃入受托的管理機構責任和考核機制等作進一步研究論證后,盡快細化相關措施。四是金融管理部門實行公務員管理后,要關注金融人才穩(wěn)定配置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表示,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好機構改革方案,就“加強中小投資者保護”提兩點建議:一是完善我國的集體訴訟制度,降低中小投資者參與集體訴訟的條件和成本。二是在資本市場設立舉報人制度,針對財務造假、欺詐發(fā)行、內幕交易等資本市場違法違規(guī)行為,鼓勵資本市場內部人舉報。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嘉城建設集團董事長張曉表示,對金融領域的改革力度比較大,解決了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的問題。

有關應對人口老齡化,調整民政部相關職能。

全國人大代表、赤峰市市長王旺盛表示,同意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三點建議:一是在下一步實施中,進一步深化研究,明確事權、職能職責,壓實承擔責任部門的責任鏈條。二是從具體職能職責的角度,把握好“一個口進出”的原則,進一步細化機制。三是進一步強化民政部關于養(yǎng)老服務的功能,切實解決養(yǎng)老院老人的心理健康、自身法律保護等一系列問題。